注册 登录
兵人在线BBICN 返回首页

小红叔的个人空间 https://bbs.bbicn.com/?1075267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相册

收藏 分享 系统分类二战军事| 共 11 张图片

可以让盟军老兵多年后一梦惊醒的,二战德军装备的MG42机鎗算是一个。 在诺曼底的滩涂上,在鲁尔的断墙旁,在顿河的岸边,在阿拉曼的装甲车上,这些全身黑色的“激进分子”,用每分钟1500发子弹的射速告诉对面的战士:“小心你的命!” MG42的发明使二战德军步兵班的作战能力极大提高,采用气冷式的设计和金属冲压工艺,这支神枪为大大降低了“前辈”MG34的耗材和制造时长。在极高的射速下,德军不得不规定,一般情况下,一个机鎗手最多连续射击250发子弹,否则,金属吃不消!聪明的德国人不会放任这种“弱点”的存在,换一支MG42的枪管也只需要几秒钟时间,而且全程中,手不必接触炙热的枪管。 在盟军眼里,它是“希特勒电锯”,由于高射速带来不同于其他机鎗的撕布声音,也有人叫他“亚麻布剪刀”。就是这把剪刀,让开始于1942年6月的德国入侵苏联的闪电战尤为顺利,苏联的对应的捷格加廖夫轻机鎗简直就是狗屎一摊,射速只是MG42的九分之一,于是,苏联人成片的倒在自己的土地上。关于这个细节,著名影片《兵临城下》里,可以看到。 高射速的另一个体现就是,德军机鎗手每次扣动班级,将有12到15发子弹从MG42的喇叭口中喷出。盟军老兵的回忆中,每当听到亚麻布撕裂般的声音出现在冲锋的前方,意味着死神正挡在你前进的路上,因为一旦被击中,将是数发子弹一同打进你的身体,7.92mm的子弹基本上要了你的命! 德国投降后,苏联缴获了大批MG42,但苏联人并没有留作自己使用,而是把他分给了几个当时的小伙伴,其中,包括中国。 据一些资料记载,解放军得到MG42后,并没有仿制,只是下发给一些非一线部队,特别是民兵使用,好枪为什么不利用?理由也比较明显,首先,高射速对于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来说,子弹消耗过快,成本较高;再有,7.92mm的子弹与我国的子弹规格不同;最后,对于当时的中国,金属冲压技术还不够。因此,MG42最终没有走近解放军的军营。 随着我国军工技术的日益强大,我们自己的单兵武器和通用机鎗逐渐取得了更高的地位,获得战士们的信任。

上一组 下一组

其它相册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bbs.bbicn.com ( 粤ICP备20066041号 )

GMT+8, 2024-4-18 18:28 , Processed in 0.07023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