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人在线BBICN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 三游酷玩 (17年老字号诚信模玩店)
★ 犹大模玩 - 【雕像专营形象店】
☆ 呼和浩特 呼市兵人HOBBY CASTLE
★ 香菜模玩(皮皮虾模玩店)
☆ 北京 Easytoys国贸旮旯玩具店
★ 广告位 -------------- 空缺中
☆ 广州 优之兵模 兵人专卖店
★ 广告位 -------------- 空缺中
★ 广州 专业兵模玩具店-【主营批发】
★ 广告位 -------------- 空缺中
★ PJ玩具铺仓储批发店- 【主营批发】
★ 广告位 -------------- 空缺中
☆ 武汉 藏影兵人沙龙
★ 广告位 -------------- 空缺中
☆ 天津 神秘博物馆 实体店
☆ 御车族-福州兵人模型店皇冠金牌店
查看: 25585|回复: 76

[深度细评] 我们只谈配件-2010.11月号《SS巴斯通尼美国101空降师》配件细节测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8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BICN 上海旗舰淘宝店
本帖最后由 caazaa 于 2011-1-18 20:13 编辑

第一篇文章,我不得不先废话几句

    一、之所以想要写这篇东西,是因为确实SS的这款101空降师中诸多新鲜的配件,让我眼前一亮,对于这样一个以逛论坛和把玩拍照兵人为职业的人来说,难得有一款兵人多少缓和了我的审美疲劳,让我不自禁的多玩了一会。加之我从这个论坛上“拿走”的东西很多,自觉也应该吐出点什么。

    二、关于我本人,我自诩一个兵人的爱好者,而非兵人玩家——在我看来,一个兵人玩家至少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不论从题材的严谨性上还是从手工的精致性上讲都可圈可点的作品,而在下愧于从没有过这样的作品,从来只是通过对这种浓缩于方寸间的小玩意的把玩和凝视上,简单的感受一种气氛、获得一些快乐而已。另外,对于兵人人偶的题材研究,一向是我的弱项,至今我连美军德军的军衔也没有系统的搞明白。之所以这样,我还敢大言不惭的写所谓的测评,是因为职业的关系我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产品,没有品味至少也多少有点比较。所以就算写,也不敢期望兄弟们能觉得怎么样,只希望兄弟们,尤其是还没拥有这款兵人的兄弟们,能从中得到一点点自己之前没看到或者没注意到的东西就好。或者也得不到东西,只是简简单单的通过读这写文字,好像自己把每一个配件把玩了一遍。也是不错。

    三、关于我的职业,我想我就坦白了,也希望大家能从宽,是的,我是一个玩具店的编辑。这点我无从隐瞒——不论我的ID或者图片中的LOGO都已经明明白白——这点我很抱歉,公司严禁没有LOGO的图片外泄。同时,其实我也不想隐瞒,因为当我把我自己单纯放在一个玩家的角度来写这篇文章时,我无法逃避的,从业者的这个身份多少会让我有些尴尬,难免一些主观的看法会被人误解,但如果完全的客观就变成说明书或者报道了。而对于一篇测评,无主观又何谈测评?已然不能做到又红又专,所以这里希望能通过我主动交代出自己的资本主义成分,来帮助各位兄弟有对我的文字有一个更全面的判断,而不要让我在周末休息时,因自己的冲动而写出的东西变成了一篇没用的东西。
当然,我也很喜欢这个职业,除了偶有的一点审美疲劳,我觉得一个爱好者能有这样的职业是幸福的,至少我是这样。

    废话有点多,我保证也只是第一次会是这样。

    关于这款人偶的官图、开盒图以及玩家的自组自拍图,论坛上已然出现了很多,所以,今天我们只玩配件。这里只放一张图,让大家对这个款人偶有个整体的印象。
一、武器篇

    我是有一个习惯,每每拆开一盒兵人,我第一个取出的总是武器,那么我们就从武器谈起。
    这款兵人配置的主武器是汤姆森M1A1,大名鼎鼎的身份和耳熟能详的背景,以及整整90年的历史,更不用说在影视游戏作品里的强大曝光率,都让这款兵器在我的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SS的武器,尤其是他后期作品中的武器,我一直以为是各个品牌成品兵人中作的最好的。这只M1A1配置了一只30发弹夹、一只20发弹夹、以及6颗黄铜子弹——预告中说是十颗黄铜子弹,不知为何缩水了。对于这一支的评价,我想应该是“平衡了细节、做工、以及气氛营造的M1A1”。


    武器是采用合金和实木为材质制成的,会让我忍不住去把它和钛金的M1A1放在一起比较,其本体的金属件是采用了铸造工艺完成的,弹夹应该是冲压制成的,而非钛金通过CNC削切而成。优点是平衡了成本使其有了相对亲民的价格,同时SS相对恰当的做旧,为这支武器赢得了不错的质感。SS的做旧有一种习惯,和威龙一样,SS对武器的做旧往往只是为了凸显武器的质感,而不会像HT那样通过更丰富的做旧来还原出情景中的气氛。也许这和两个品牌对成品的定义也有不同。从我个人来看,相反的我却是更喜欢SS这种“轻度做旧”,也许是因为这样的做旧不会将作品局限于某些固定的场景,而给了我更多的想象空间。


    细节方面,这只武器让我略微有些失望,虽然一体铸造出的上下机匣的细节定然是不能和钛金这样CNC出来的东西去比较,但是SS在现代武器上的丰富可动性在这只M1A1上黯然了很多,仅仅枪栓可以拉动。至少我会希望这只武器的快慢机和保险是独立的零件而不是一体铸造在下机匣上的简单突起。SS试图在上机匣后部完成一些刻字以丰富细节,但很可惜以我挑剔的眼光去看,铸造并不能很好的实现这一效果。这样的看法多少有些职业病的成分在里面,因为普通玩家是不会如我这般,用相机的微距模式在1厘米的地方拍照,然后去欣赏一个模型的细节的。


    好在另一方面,大大出彩的弹夹为这只M1A1争取到了很大的分数,坦白讲,如果没有这样一对弹夹,这只M1A1在我心中的地位就和DID的产品差不多了——记得有人这么评价DID的武器“DID过于追求材质上的仿真,从而在一些细节和考证上有所损失”。当我凝视这样的弹夹是,这中弹在膛中一击即发的感觉实在是让我热血沸腾,而且SS的这对弹夹在尺寸的把握上非常的到位,子弹填入时托单板被压下的感觉非常好,填入多颗子弹后,子弹排列的效果也极其整齐,这点甚至超过了使用CNC弹夹的钛金M1A1,也超过了SS之前在ODA中使用的空心M4弹夹的效果。


    30发弹夹的一侧还做出了镂空,和真品一样可以显示出弹夹内装填的子弹数目。看着小孔中透出的一点点金色,确实有相当不错的观感。让人忍不住多抱怨SS一句,如此的弹夹至少应该附送20颗子弹才对,偏偏预告只有十颗,量产只有6颗——如果这些小孔能全部透出金色会多么漂亮啊——当然,也许不是子弹多少的问题,这样的微缩模型中的弹簧估计也很难做到真品一样的压缩比,填满弹夹可能只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法罢了。


    综合以上种种,虽然有着细节缺失的小问题,但是瑕不掩瑜,正如我所说的提到的那种平衡,我认为SS很好的全诠释了一只M1A1的精髓。这只M1A1算是这盒人偶中的第一亮点,而且甚至于我是喜欢这只M1A1超过了钛金的M1A1——也许是因为钛金的M1A1代表目前兵人模型里对细致的极致追求,让我总是对这个品牌有种仰视的感觉,两个产品放在一起,就好像一个是自己老婆,一个是电视上的明星……最后放一张配有短弹夹的造型,我个人对于武器总是喜欢短弹夹多余长弹夹,长弹夹让人想到连续火力的霸气的同时,难免会让人觉得张扬,诸如弹鼓之类的,更是让我莫名的觉得有点暴发户的感觉,而短弹夹中透出的冷静和自信,更让我觉得有种一击必杀的致命感。

    产品中所附带的副武器是一只柯尔特M1911,同样是有着大明鼎鼎背景和百年历史的原型,但是单就模型中的出彩来说,这只M1911就只能说是平平。
当然,如此平平这样的评价也许并不公平,毕竟市面上击锤可动的1:6手鎗还是少数,这只M1911可动的套筒,和可动的击锤一样显示出了SS的精工实力。但是,SS不就应该是这样吗?呵呵,也许是我对SS的要求太高。
    总之,以SS来说,这只M1911在这盒模型里面,我也就是随意把玩一下,但以M1911来说,虽然我还没有过自己的作品,但至少在现在我如果想要给自己的作品配上一只M1911,我是一定会想到SSM1911的。

    面杀伤类武器方面,商品只配了一颗MKII手雷,做工给人的感觉和手鎗一样,比DID空降师中的那颗连手柄都是铸造,严重比例不对的MKII手雷感觉自然是要好的多,但是对于我对SS的期望来说,也就那样,相比之下,SS生产的德军木柄手榴弹就要让我喜爱的多。

    冷兵器方面,商品配置了一支格斗匕首和一把大砍釖。先说格斗匕首。这只M1918格斗匕首为比较少见的指环式格斗握把,在细节上可圈可点。不知大家会不会有这样一种感觉,SS的匕首拿出来的第一感觉是,刀体很薄,个人对这一点是非常喜欢的,没有测量,但直觉告诉我,这样的刀身厚度,就应该是真正合乎1:6比例的厚度。匕首握把上的护指环上用于格斗的尖头也很好的还原了出来。手柄上的US1918字样在微距下清晰可辨,这比M1A1上的刻字好了很多。另外,刀柄末端的突起,和现代求生刀末端的突起应该是同样的作用,这也给我上了一课,我一直以为现代求生刀才有那样的突起,因为要用来砸玻璃,现在看来,显然在1918年,人们对匕首就有了以刀柄来进行敲击动作的需求——如果SS这么设计是有充分的历史根据的话,呵呵,所以说兵人是一种文化消费,是有历史文化可以学到滴~这只匕首的缺点是涂装上开锋部位涂装的有些偏宽了——也许,我这样不进行原品考证就乱下的结论完全站不住脚,也许那个年代的磨刀技术开锋的效果就是如此,但是我就是喜欢,如果体现开锋的涂装再窄一些,同时亮度更亮一些,就更符合我的审美。

    另外一个武器就是这只霸气的开山釖了。优点是题材新颖,这类武器兵人配件中较少见,虽然这个优点足以让它在散件市场上占足优势——毕竟别的牌子没有,你要想给兵人配个开山釖一时间也没别的可选。但是我还是得说说它的优点,首先,还是薄,这个放在匕首上是优点的特点,放在这个开山釖上我就不那么喜欢了,尤其这种薄会让这支长长的开山釖的刀体有些变形的情况下。至少我觉得,在一个人偶上,一只开山釖的厚度和一只匕首的厚度差不多的话,就失去了同比例下的差别。
   
    同样,刀鞘是个很好的配件,但是做工也是一般,拔出开山釖后,这只刀鞘的外形就会因为下缘封边的张力,而变成了一个有点像著名的“狗腿”砍釖刀鞘的形状。另外,偏薄的布料比较难表现出刀鞘的质感,是的,也许真实刀鞘的厚度在缩比1/6的情况下就是这么薄,但是同样我认为,这样就失去了我所说的一个人偶中不同配件在“同比例下的差别”。这点有时候比单单比例上的准确还原更重要。就好像我们希望兵人的衣服很薄,因为普通衣服的布料的1/6应该更薄,但是一个尼龙刀鞘的用料显然在常识上应该比衣服的用料要厚,如果一个人偶的刀鞘和衣服是一样厚,这种失真就比绝对比例上的失真更加刺眼。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钱 +2 现金 +1 贡献 +2 魅力 +2 收起 理由
ZIP + 2 + 1 + 2 + 2

查看全部评分





上一篇:团购配件图:3R-老年版-阿道夫-希特勒
下一篇:实物图:LoadingToys头雕-Marcus (马克洛夫)
发表于 2010-11-28 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讨喜的广告贴,继续~

################################

借位 --BY- ZIP

二、服饰篇
   其实相比现代题材,二战题材的服装想要做好更为困难,现代题材的服装和作战背心,款式复杂,功能繁多,对于一款兵人来说,只要稍稍注意一下这些特点,所生产出的产品就可以有足够多的细节共玩家去关注,不可否认,虽然说还原神比还原型更加重要,但对于一款人偶来说,细节的还原的多少直接决定了一个人偶的可玩性。这也许是很多新人在一开始都会以现代题材的人偶作为入门选择的原因。
   二战题材则不同,这些服装也好,装具也好,都相对简单,它们的魅力就不在这些细节带来的可玩度上了,而在于历史赋予这些服装的厚重感和故事感,做二战的服装往往就要在神韵上更加注重。而正如我之前所说,在人偶的题材考证方面是我的弱项,但是这方面确是服装测评所不可避免的,在此我只能结合我自己一些粗浅感性的认识,来谈谈我对这套人偶服装的看法。
   从头说起,这款兵人取材于1944年的美军101空降师,头盔毫无疑问只能是美军在1941开始大量装备的M1钢盔。

    因为近期101空降师题材在各个品牌之间大爆发,难免我会去拿这款头盔和DID的101空降师去比较,两个头盔放在一起的话,最明显的差异就应该是伪装网了。SS此款头盔的最大优点就是伪装网的网绳较细,会让人觉得更合乎比例,而这却是DID的缺点,因为网绳较粗,DID头盔上的伪装网甚至有些破坏了m1头盔本身的线条。但是相比原品的感觉,SS头盔上的伪装网网格显的有点太小了。而原品的伪装网也是应该为绳结编织出的效果,而非SS所体现出的这种整体织造出的效果——这让我想象到了SS将一条OD色的网眼袜绷在了头盔上——而这两点,DID的101却是较好的表现了出来。


    两者不同的优缺点让我在选择上有些无所是从,我想这么说吧,如果单独拿出来放在一起看,SS的头盔会给我更多精致的感觉。但如果放到一个有所氛围体现的作品上的话,我想DID的头盔能给作品营造更多的气氛。


    头盔的内部结构方面,SS同样还原了内盔外盔的双层结构,也还原出了皮质的护颚和内部的悬挂系统,虽然压制工艺的护颚无法很好的体现出一个军用头盔的厚重感,相反的带来了一些廉价的塑料感。同时要提出的是这样的双层结构是固定死的,而不是向DID和威龙那样可以分解。这样的设计除了无法满足我掰开看一看的好奇心以外,总体上倒也不会让我很反感,相反,可能是我对待兵人从来都是“重拿重放”,在把玩,尤其是拍照的过程中非常反感兵人身上穿好的配件噼里啪啦的往下掉——威龙的M35如果不用双面胶把内衬粘往往会让我抓狂——这种固定的设计反而会让我安心一些。但是,我想我的行为不能代表大多数玩家的行为,更何况M1本身的结构是内外双盔而非M35的一盔一悬挂,DID的结构在结合上也可以提供一定的紧密度,我想在头盔上,DID的设计可能会更加符合诸位玩家的要求。


    挂于头盔前沿的皮质头盔带比较宽,在比例上不一定准确,但是头盔带上的可动金属扣件就要比DID的一个简单的日字环来的更加忠于原品了。算得上这款头盔中的一个小小的亮点。


     除了M1头盔,这款人偶中还配置了A-4防寒帽这款防寒帽的帽型尚可以接受,这样的款式算是经久不衰的一个经典款式了,通吃现代兵人和二战兵人的题材,对于这么一个配件,我毫无疑问是持欢迎态度的。唯一值得一提的是,虽然A4防寒帽我原品资料我没有收集到,以至于我无从考证这款帽子的原品材质,但是从模型的厚度上来看,这款帽子的模型应该是以还原一顶毛线帽为目的,如果是这样的目的,个人觉得所选用的针织布料就应该再粗一些,或者花纹更大一些。或者如果是要还原一顶抓绒帽的材质,那么又应该是另一种布料。而这种感觉上像是用我们的秋裤的布料做出的帽子,在对原品材质的还原上确实有点尴尬。这样说多少有点鸡蛋里挑骨头的成分了,确实放在一个整合模型了,这种细枝末节不值得去关注,但毕竟我们今天只谈配件。

     围巾,应该说比DID 101里面又薄又硬的蓝白格围巾感觉好的多,至少这条围巾比较软,比较容易在大衣的领子里塑造出想要的形状,但是如果究其细节,这条围巾就是整盒中彻底的败笔了,在1/6的尺寸下也清晰可见的纺织纹路和细小的线结,如果放大到1:1差不多要变成麻袋片了吧?更不要说边上的线头和完全不整齐的剪裁。也许是我要求太高了,我觉得几大兵人品牌既然都有自己明确的特色,就应该把这种特色进行到极致,HT注重整体效果,DID注重材质仿真,TC注重题材新颖,SS注重的就应该是细节。也许这么说有些偏执,见仁见智吧。

    SS的衬衣总体上来说我还是满意的,虽然也存在着市面上大多数成品衬衣都有的褶皱,但是领子好歹没有翘起一个角,剪裁也很贴身,口袋以及前襟扣缝上的车线针脚也很密集,相比其他品牌对比例的还原就更加准确一些。扣子是和真实的衬衣一样的扣法,而不是用隐藏的魔术贴或者按扣,这种设计真是让我又爱又恨——1/6的真实扣子确实让衬衣的扣缝上少了魔术贴等带来的难看的突起,也使衬衣更加贴身,但是当我们有了1/6的扣子,却没有一双1/6的手的时候,穿这样的衬衣的确让我觉得有点痛苦。但综合下来,我还是会选这种扣子,模型对原品的还原还是比组装把玩上的便利更重要。

    BDU方面商品配置了M43作战服,题材不错,做工也中规中矩,保持了SS的一贯水准,个人会觉得,SS的美军制服做的比较有味道,而威龙和DID的德军制服做的比较有味道,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上衣的剪裁比较贴切的还原了美军制服的那种有点宽松的修身感——德军的制服的笔挺会让人觉得冷酷而严谨,而美军的制服相对就会让人觉得自由而随意,这也多少反映了两个国家的民族性格。印象中二战时的美国大兵也都是穿着这样感觉有点宽松的制服,在战场上猫着腰冲锋的。

    M43制服有为四个口袋,SS在这个口袋上也做了文章,胸口两个口袋里面的隐藏式口袋扣确实让我感觉到了SS在细节方面的诚意。

    内部也有用于收腰的拉线,可以实际的调整衣服腰部的宽窄来达到更好的穿着效果。

    伞兵裤有着大口袋和绑腿的细节,唯一的不足是绑腿使用的锁边布料制成的布绳,相比织带的效果,在垂坠感和比例上稍微差了一些。

    防寒大衣这款比较少见到的配件,算是这个盒中的第二个两点了。这款大衣在影视作品中经常见到,在兵人中却是比较少出现。大衣在剪裁上确实比较好的还原了原品的效果。扣子也试图在上面做了一些浮雕,正如前面所说,这件大衣市面上确实比较少,单单这点就足以让它成为这个盒中的一个亮点。美中不足是一来颜色有些偏黄,另外材料有些过于毛绒的感觉,少了一些应有的笔挺感。

     靴子方面SS巴斯通尼配置了M43双搭扣的伞兵靴——这点SS还是比较厚道的,没有继续用SS 101特别版中的棕色长筒皮靴,为我们玩家添了一款新的靴子。对比101特别版里的长筒皮靴,有着双搭扣的皮靴更符合我的审美,因为这种双搭扣的设计在我的眼里多少有一些美国西部文化的气息。在做工方面也算得上是一款精致的模型。值得一提的是,这款皮靴的皮质比之前101特别版里的那款要软一些,尤其是在脚踝的部位,不知是SS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作,但是较软的皮靴的确增加了兵人的可动性,加上搭扣设计,这款皮靴的穿脱要比上一款方便的多。
    靴底的花纹也还原了真品的花纹,但是完全没有做旧是唯一的遗憾,虽然我心里不太喜欢会固定氛围和场景的重型做旧,但是一些通用做旧我觉得还是很必要的,毫无疑问可以提升模型的质感。

    服饰的配件方面,这款兵人配置了M1936 S型腰带、M1936负重背带、以及一双防寒手套。S腰带的整体质感和金属扣件都是不错的,上面也有精细的US印字。

    但是在细节方面,比较粗的编织线径和偏大的铆钉多少有些影响整体的比例协调——虽然市面上的S腰带也多少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M1936负重背带和防寒手套中规中举,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优点和缺点,这里就不浪费篇幅了。最后得说一下SS的徽章。基本上SS一贯是在现代题材的兵人里采用魔术贴徽章,而在二战题材里采用背胶徽章。徽章的正面基本都是刺绣为主、印染为辅的工艺,这点我很喜欢,会让徽章更加立体。而现代徽章采用魔术贴固定也无可厚非,但是我真心希望SS可以不要再二战徽章上继续使用背胶的固定方式了。这种固定方式如果用通常的方式组装,和服装的结合度非常差。且不说这样的固定方式非常容易脱落,没多久我们的正规军就变成民兵了,更加有一个臂章,完全无视服装的弧度而挺挺的翘在袖子上,怎么看怎么像小时候带的少先队大队长的三道杠。我个人更希望SS可以将臂章直接刺绣在服装上,这样虽然让玩家无法更换,也让商家少了一个散件卖(希望老板别骂我),但是却更能保证整体的效果。而勋章这些,就学DID做成别针式的吧,比用背胶粘上体现出的效果和立体感好的太多了。

(未完待续)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发表于 2010-11-28 0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评测 真好

######################

借位: BY ZIP

三、装备篇
    首先来看通讯器,因为在林林总总的装备配件中,的确这个玩意最吸引我的眼球。

    这只由摩托罗拉公司的前身开发出的调频步话机,是1940年以后美军开始逐渐采用的标准装备,的确看到这只步话机,我才突然反应到,二战题材的兵人,确实很少有配置通讯装置的。SS的这款步话机的确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空白。产品配置了可以拆装的天线,以及一条背带,模具一如既往的精细。但就这个对讲机来说,新颖的题材和相对静止的模具就是它的全部特点了,如果是我,我会希望SS为这个对讲机加上可动的PTT按钮以及可以伸缩的天线,毕竟这个实物有5磅重的“大哥大”即使以1/6的尺寸体现,依然不算小,那么,加上一个可动的PTT按键和一根可伸缩的天线,我想以SS的水平并非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对讲机上面也有通过绑绳链接的天线保护盖,但是很可惜,即使去掉天线,这个保护盖也不能盖在对讲机的天线孔上,这不得不说是这个对讲机的一个小小的失败了。我们只能理解为,为了平衡成本,SS简化了这个对讲机的设计。也许SS也没有想到,这只对讲机会获得玩家如此的重视。

    M1910水壶应该是我见过无数次的一款水壶了。SS在这款水壶上的细节就相对丰富。首先分离设计了水壶,水壶包和饭盒,这就比DID的一体水壶和BBI的那个塑料疙瘩好的多了。

    水壶的壶体和饭盒的结合不算紧密但是十分吻合。SS在小的合金冲压件上一直做的不错,论是德军的水壶还是金属防毒面具罐,都能很好的证明这一点。

    饭盒的握把可以折叠打开这也毫无疑问的增加模型的精致度和可玩性。所以,至少在这个配件上,SS的诚意十足,值得表扬。

    鸭嘴锄和工兵铲这两个工兵装备,也算是这款人偶中的一个亮点,尤其是鸭嘴锄、以及那个鸭嘴锄设计别致的锄包,其中,工兵铲是采用合金制作,拿起来有一种沉甸甸的分量感。鸭嘴锄虽然是塑胶制成,但是两头恰当的旧化涂装也为其赢得的不少质感。其实说句实在话,SS的合金部件不拿在手里,有时候还往往真的看不出来是合金的。这和SS不论是合金件还是塑胶件,一律都采用涂装的方式做旧不无关系。SS应该尝试下对合金件进行别的方式的做旧。也许会对模型的质感有进一步的提升。

    图中的铲包看上去边缘有些不那么贴合,实际上,只要在放入铲包时稍加注意,将铲包内部的缝线都置于铲子的内侧,就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至于图片中的就是没弄好随便拍了的,这个,人在上班时,偶尔总会有一点莫名其妙的不耐烦。。。我汗。。。

     鸭嘴锄包装载鸭嘴锄的方式让人觉得很新颖也很精巧。这种精致的包裹方式让人觉得有那么一点点的。。。呃。。。性感?同时也很有那么一点战术的感觉,只是,这种感觉也就是表面上的罢了,实话说我没发现这种挂在方式的优点在哪里,除了比较省布料以外,至少,我会觉得这种挂载方式在拿取时肯定不是那么方便。

     M1928陆军背包实话说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在一个伞兵的身上,同时我也不明白,这款兵人既然换装了M43的BDU,为什么M1928没有换装M1936?但题材问题我就不去深究了,毕竟我本身也没有研究。而从我们只谈散件的角度来讲,且不管它应该搭配什么样的题材出现,有这么一个散件就是一件不错的事情,尤其是在这个背包还有着复杂的内部结构还原和不错的做工的情况下。

    解开几个日字环,打开这个背包,在再次感叹在我没有一双1/6的手,打开和合上这些日字环真的比较痛苦的同时,我们可以看出,这款背包的完整的还原出了原品的内部结构。如果有耐心去对付这些日字环的话,这个包也是具有一定的可玩性的。

    需要一提的是,M1928背包的一个重大特点就是必须配合S腰带使用,原品如此,1/6的模型自然也是如此,所以各位收散件的玩家也请注意了。

    产品中的其他包具并无太对可供评点之处,包括了M6轻型防毒面具包,斜挎式的弹夹包,汤姆森20发五连弹夹包,以及一个手鎗弹夹包和一个医疗急救包。



     其中M6轻型防毒面具包和斜挎式的弹夹包,市面上似乎相对较少,算是题材不错的配件。


     另外,值得说明的是SS在包具的印字上确实有一定的功力,所印字样清晰且有质感,不像一些品牌在布件上的印字会有断裂感,字体的边缘也不会有水贴特有的那种透明发亮的恶心效果。为包具的整体细节加分不少。确实细节本也就该是SS的强项。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WORLD BOX
发表于 2010-11-28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细致的评价~

########################

借位--BY  ZIP

四、素体、其它、以及总结
    头雕方面,这款号称貌似蒂尔·施威格的头雕应该说还是不错,至少跟上了现在兵人一线品牌的头雕水平,和每款都有授权、靠着头雕吃饭的HT自然是不能比。但不考虑和原型的相似度的情况下,这款头雕至少也算得上是栩栩如生了。其实从我个人角度出发,SS能保持这样的头雕工艺就不错,只要不要配ODA队长那样的油光满面的肥佬头雕;或者CIA 2.0吃了大量芥末表情的那种头雕我就心满意足了。毕竟没有版权的情况下,头雕做活就行,做像我就不要求了。不像也有不像的好处,比如这款头雕,官方的图片确实有那么一点点像蒂尔·施威格,但我看我自己拍的这个,怎么有一点点像约翰.屈伏塔?呵呵。
    同时,SS的确有头雕偏小的问题,搭配其他散件的时候要注意把握。有时候,头小也不尽是坏事,比如威龙的犬狼传说就被我换上了SS FCS里面的山羊胡子,而原装头雕带了头套以后,根本无法再带上原配装有内衬的M35头盔。

    SS的S2素体是我最喜欢的素体,加上软胶的臀部也对素体大腿的活动性有所提升,相比之下,HT的素体质量不错,但是S2的身材比例就更符合我的审美,也有不少朋友觉得S2素体存在手臂长等比例问题,这同样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了,S2 素体最大的缺点对我来说应该是固定的脖子带来的相对较差的头雕兼容性,以及不可避免的使头部和脖子的连接处存在这一条可见的关节。而HT有脖子的头雕,配合稍微高一些的T恤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我没印象SS之前的素体关节是怎样,这款S2素体的肩关节在做侧平举这样的动作时,会有哒哒哒的顶簧咬合声,我不能确定是不是SS在这款产品中对素体又做了改进,总之这种带点定位的阻尼手感我很喜欢。

    商品同样附赠了一套铁丝手,个人觉得铁丝手算是厂家偷懒的一个东西,事实上铁丝手这种配件我极少会装在人偶上,铁丝手的名称告诉了我们它的内部只有铁丝而没有关节,这就决定了它虽然可以做任何动作,但是任何动作都不逼真。而HT附赠多种手型的做法就显得专业的多。这套产品里的固定手和铁丝手涂装都有些偏红,只是恰好这个产品的背景被设定在了巴斯通尼,在那个苦寒之地,美国大兵的双手被冻得通红也在情理之中,但这显然不是厂家有意而为之,因为印象中多款SS兵人的手部涂装都是如此。

    最后,应该要提一下这个路牌,因为罕有整盒人偶会配有这种属于场景类的配件,单就这一点就值得表扬。同时这款路牌在搭配的灵活性上也远比以HT的地台更灵活——可以放在旁边作为一个路牌,也可以挂张地图挡住后面的字变成一个作战指挥部的重要布景,更可以打印出兵人的文字说明贴在上面,营造出人偶博物馆的感觉。总之,不做路牌的话亦是用处繁多,但偏偏作为一个路牌它太不像个路牌——太新太干净了。如果这是SS的一次尝试的话,希望SS以后能更进一步的完善,通过适当的做旧让一个场景部件胜任自己的基本工作——提升模型的气氛。

五、总结
    综合以上种种,这套巴斯通尼101空降师的确有着诸多的亮点,不论在题材的新颖上还是做工的细致上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尤其是题材方面更是在一盒中集合了不少新颖的配件,在近期的产品中算得上是一款值得去关注、把玩和品位的作品了。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发表于 2010-11-28 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的好帖!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发表于 2010-11-28 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希望尽快更新啊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发表于 2010-11-28 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是卡扎网的人,我经常光顾的店。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发表于 2010-11-28 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卡扎的老主顾了,每次看到店名总想起 卡尔扎依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发表于 2010-11-28 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龙的巴顿的。45colt的金属左轮子弹也许可以往弹夹里填,那个和1911的子弹一样是。45acp弹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发表于 2010-11-28 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avidyang 于 2010-11-28 05:28 编辑

LZ写得很好,角度很专业。M1A1看得出来是金属和木的,手鎗,手雷,匕首和刀是金属的吗?
钛金的金属件上老有一楞一楞的,感觉不太真实。
我要说一句 收起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bbs.bbicn.com ( 粤ICP备20066041号 )

GMT+8, 2024-6-6 01:35 , Processed in 0.165335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